既然都说了是青春叛逆期了,还说孩子不了解感恩,感觉有点儿矛盾,青春叛逆期的孩子,总是固执,以自我为中心,听不进来父母的建议,作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度过青春叛逆期,而不是说孩子不了解感恩。
就像大家说辅导孩子学习一样,平常母慈子孝,一写作业,鸡飞狗跳,甚至有些气的脑淤血,仔细想一想,大家每一个人都会经过青春期,青春叛逆期,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同的,不要给孩子贴上任何带有负面影响的标签。
大家应该做的,是引导,给孩子做榜样,少讲大道理说,做正面的引导,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,相信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,孩子必然会是一个了解感恩的人。
爸爸妈妈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教育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,平常日常尽可能让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,让他了解到付出才有收成的道理,让孩子领会到乐于助人的快乐。了解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,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。
给孩子打造规则,言传身教,教会他做人的道理。这与父母的文化程度、社会地位、富裕程度皆无关。农村有不少民谚,通俗易懂地揭示了做人的道理,不少目不识丁的老一辈,一样可以教育出人格完善、三观皆正的孩子。无论是倡导“爱的教育”,还是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,给孩子打造规则,都是教育的首要条件和基础。自由和规则向来是形影不离的。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,也将深刻地影响孩子
尽可能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长,给孩子多一些耐心和伴随。假如长期的离别,已经导致亲情的疏离,青少年叛逆,宜疏不适合堵,试着用时间去慢慢抚平昔日的伤痕。不可由于无暇伴随,试图用资金和物质弥补,如此除去养出孩子的欲壑难填,并没别有哪些好处。
与孩子做朋友。不少父母一直会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,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孩子说教。事实上如此的教育方法极其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,进而让孩子变得越发不服管教。因此父母其实可以放低我们的姿态,以朋友的身份对孩子提出建议。
给予孩子独立自主的空间。伴随孩子慢慢长大,孩子渐渐有了我们的主见,想要去自己决定一些事情,做自己生活的主宰。假如父母还是习惯对孩子发号施令,需要孩子一味顺从,那一定是会引发亲子矛盾,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。因此父母其实可以掌握放下,给孩子独立自主的空间,尊重孩子的想法。